<
d44m小说网 > > 我见殿下少年时 > 我见殿下少年时(重生) 第54节
    明明春分都过了,怎么还会下起雪呢?

    夏天无追出了屋子,把狐裘披在她身上:“瞧给你激动的,春日飘雪虽然反常,但从前也不是没有过……”

    高悦行根本听不清耳边人在说什么,她强撑着发软的双腿,扶着栏杆,跌跌撞撞地奔下楼梯,到马厩牵了马出来。

    夏天无终于意识到不对:“阿行,站住!你要到哪去!”

    高悦行扑腾了两下,才勉强爬上马,狐裘又掉落在雪地里,她的双足已经冻到没有知觉。

    狼毒也被惊动了,他翻过栏杆,几下跳到了高悦行的面前,伸手勒住了马缰,厉声喝到:“阿行!外面到处都在打仗杀人!你要去找死吗!?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对不起大家,低估了今晚的忙。

    红包照旧,明天承诺肥肥肥。

    第44章

    雪落到地上是红的、脏的。

    蓟维冲出营帐, 火光中,他看到了不远处严阵以待的狐胡大军,烈酒带来的暖意瞬间瓦解, 他似乎看到领军的狐胡大将正在冲着他狞笑。

    狐胡出了三万大军围杀他们的军营,殊不知,他们的大军已星夜出发,也往他们老家方向去了。

    蓟维只一眼, 心里便凉了个透彻。

    他们这一窝子留守的人, 充其量三千军, 都要完蛋了。

    詹吉:“总兵!”

    蓟维一把攥住詹吉的手, 唇齿打着冷战,狠下心肠下令:“詹吉, 我给你一千骑, 你护卫五殿下突围回城……如若回不去, 便杀了他, 记着,我们大旭的皇室不能活着被俘受辱。”

    詹吉:“总兵,那你呢?”

    蓟维:“狐胡兵力八万,并未倾巢出动,一旦他们发现我们军营守备松懈,便会立刻回援, 那样, 恐怕郑帅便艰难了, 我率剩下四千骑, 能拖一时是一时。”

    计划很好。

    可四千对三万, 能拖几时呢?

    蓟维:“快去带殿下走。”

    詹吉尚未应声, 便听得有人在他们身后冷冷地递了一句:

    ——“走不了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一身赤黑的轻甲穿戴整齐, 瞧他头上肩上都已落满了雪,必定不是刚刚出营。

    蓟维不知他来多久了,也不知他听了多少去。

    李弗襄手里提了刀。

    他的刀叫神舞,是到了襄城之后,郑千业送给他的。

    在郑家军里呆了二十年以上的老兵都知道,这把名叫神舞的眉尖刀,曾是郑家大小姐郑云钩的兵器。

    李弗襄说:“狐胡不会毫无准备地出兵,如果我是他们,首先要做的,必是切断撤退的后路。襄城回不去了。”

    蓟维:“襄城并不是我们的最后一座城,暨州与之相距不远……”

    李弗襄直接打断道:“暨州有鸡田山。”

    蓟维瞬间明白了李弗襄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们来的时候,途径鸡田山烧了狐胡的粮仓,却急于支援,并没有处理掉鸡田山的匪窝。

    据当初被俘的鸡田山土匪供述,山上的聚集的流匪至少有三万之数。

    李弗襄:“若他们只为了剿我们留守的杂鱼,根本用不着出兵三万,若他们的目的是一窝全端,那么绝不止三万。”

    三万只是摆在明面上的。

    剩下的呢?藏在哪儿了?

    李弗襄反手一刀挑掉了身后军帐的帘子,帐中的地图挂在最显眼的位置——“回撤襄城、暨州的路已断了。”他提刀在两条撤路上,豁了一道大大的口子。

    继而又是一刀,切了通往大漠深处的所有路:“往前与郑帅汇合的路也断了,除非我们的五千骑能冲破他们的三万军。”

    蓟维望着无路可走的地图:“所以,殿下的意思是,我们只能被困在原地等死了?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不。”

    神舞那细若女子眉峰的刀尖指向西北方向那广袤的大漠,那里并没有路,至少地图上没有,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地域。

    蓟维的手搭上了李弗襄的刀:“胡茶海,那是吃人的地方,地图上之所以没有路,是因为没有人能活着从那回来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收刀入鞘,眼睛里忽然含上了笑意:“蓟总兵,怕什么呢,左右是个死,我与诸位共生死。”

    神舞到了李弗襄手中之后,尘封的宝刀再次出鞘饮血,刀身终于不再黯淡,李弗襄到了襄城之后,没少见血,也没少杀人。

    世人都说,真正上战场见过血的人,和那些繁华地的兵秀才不一样,一个是狼,一个是狗,眼神就能看出不同来。

    但是李弗襄既没有变成狼,也没有变成狗。

    无论是杀伐还是奔波,都没能改变他。

    他依然像一只精致漂亮的猫咪,从头到脚都在宣告着自己的温柔无害。

    郑千业带的军在攻破狐胡大营的时候,简直势如破竹,长驱直入。

    狐胡毫无防备,匆忙起兵反击,随即便被冲得四分五裂,丢盔弃甲,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   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郑云戟,他奔到郑千业身边:“大帅,人数好像不对,我见他们后面空了一整片营地。”

    郑千业:“是不对。”

    他收拾了这群四分五裂的残兵,说:“定然还有漏网之鱼,抓一个问问。”

    战后清点战场时,郑彦审了一个俘虏,脸色苍白地冲到郑千业面前:“大帅……他们出了最精锐的三万骑兵,联合在鸡田山的流匪,夜袭我们的营地了!”

    身经百战的郑千业在这一刻脸色煞白,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提刀上马,立刻回援。

    但是晚了。

    他们回到营地,只见到了一片惨烈的残局。

    温热的血渗进了积雪中,雪感受到温度而融化,真正做到了血流成河。

    将士们的尸体也还是温的,郑千业亲手从尸山血海中拖出了一个尚有鼻息的活口:“军医!”

    那位将士撑着一口气,睁开眼:“大帅,他们往胡茶海方向去了……我们、我们是断后。”

    在如此悬殊的兵力面前,断后就意味着送死。

    营地里这一千士兵的尸体,全是自愿站出来断后,用生命给战友拖延撤退的时间。

    郑千业没有丝毫犹豫,追往胡茶海方向。

    狐胡常年活跃在西境,他们比大旭人更知道胡茶海的恐怖。于是,他们将大旭那四千残兵赶进了胡茶海之后,自以为大获全胜,于是便没有继续追击,却正好被赶来支援的郑千业堵了个正着,全军诛杀。

    胡茶海。

    传说中的死亡沙漠,有去无回。

    郑云戟:“爹?”

    郑千业摘下盔,呵出一口白气儿:“回吧……”

    郑云戟哀求道:“爹,让我带一队人进去找找吧。”

    天已拂晓,郑千业回头望了一眼自己身后经过一夜血战,已经筋疲力尽的兵马,说:“此战已经结束了,他们家有老小,此刻正等着他们凯旋呢。”

    战争自古如此。

    能活下来的人才是万幸。

    凯旋回城的军中,没有李弗襄的身影。

    战报已经快马加鞭传往京城。

    郑千业在马厩安抚自己的爱马,他还没有解下战甲,身上仍旧一身血污。

    郑云戟来找他,喊了一声:“爹。”

    郑千业眼皮一抬:“干什么?”

    郑云戟:“让我去吧。”

    郑千业:“你去?不行!”

    他拒绝得斩钉截铁,郑云戟急了:“爹啊,别玩您那马了!战报传回京城,等皇帝知道小殿下进了胡茶海,还不得疯了。皇上必定会下旨,命我们进去找人的,早晚都得进,让我去吧。”

    郑千业依旧冷静,重复了一遍:“我说了,你不行。”

    郑云戟:“爹?”

    郑千业终于舍得看他一眼:“你得把咱们的郑家军风风光光地带回京去,毕竟,咱们打了胜仗哪。”

    郑云戟瞪大了眼睛:“爹您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郑千业:“我去找人。”

    郑云戟:“不行!”

    郑千业:“不行也得行!”

    父子俩平时在家就经常吵架,吵来吵去,儿子总是吵不过当爹的。

    郑千业对自己自信得很:“你也知道皇帝会疯,那你猜皇帝会不会怪罪,咱们郑家军拼死战一场最后能不能落着个好……只有我去,只有我郑千业去了,才能勉强平息皇帝的怒气。”

    郑云戟刚张了张嘴,忽然外面来报,说是李弗襄身边的一位锦衣卫回城了。

    郑千业和郑云戟当时的想法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锦衣卫向来不离李弗襄左右,锦衣卫能回,李弗襄是不是也安全。

    郑千业拔腿就往前厅去:“在哪?”

    回来的锦衣卫只有一人,身上虽然也挂了大大小小的伤,好在性命无碍,他带回了一封信,是李弗襄的亲笔手书。

    以衣襟为纸,鲜血为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