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m小说网 > > 我见殿下少年时 > 我见殿下少年时(重生) 第74节
    仿佛是为了印证什么一般。

    清凉寺外,距离住持禅房很近的地方,忽然之间起了杀声,那是刀出鞘的动静。

    马蹄声几乎在同一时间冲破了清凉寺的门。

    住持浅浅地问:“你说还有时间?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当然有,我是来取一样东西的,陈家大小姐曾经在清凉寺留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——“啊!有刺客!快!我们殿下还在里面!”

    惨叫声断断续续地传了进来。

    住持将手中的佛珠缓缓按在了桌面上:“我本以为我等不到了,困在清凉寺里,我时常在夜里推算星象,星象告诉我,让我且耐心等着,于是我便等着,您终于来了……殿下,我清凉寺上下二十几口人,死得实在是冤啊。”

    第62章

    听着外面逐渐逼近的杀声, 住持不确定道:“时间真的够吗?”

    李弗襄坚持道:“足够。”

    ——“两年前,陈家长女只是到清凉寺上了炷香,第二天夜里, 便有人破了山门,屠尽了清凉寺的僧人。”

    住持长话短说,却语出惊人。

    李弗襄:“两年了?”

    住持道:“两年了,他们继续扮成寺内僧人,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, 将贫僧严密看管于禅房。清凉寺里的香客每日里来来来往往, 谁也没发觉异常, 殿下,贫僧着实好奇, 您是如何得知此事的?”

    李弗襄言简意赅:“我有锦衣卫。”

    普天之下, 除了皇帝, 没人敢说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锦衣卫是只属于皇帝的刀。没有人能用, 也没有人敢用。

    皇上到底许给了他多少权利,无人知道。或许从小长在乾清宫的李弗襄,从始至终一直都高高在上,他没有从走下过高台,他也不能明白立于朝堂之下的那些人对皇权的渴望。

    他说他有锦衣卫。

    多么令人忌惮啊。

    李弗襄说:“我们以前只是没注意到清凉寺而已,其实根本不难查, 锦衣卫只要来走一遭, 处处都是违和, ”

    住持说:“你们若是不来见我, 或许可以安然无恙的离开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不见你, 那岂不是白来了。”

    住持却笑了:“只要你们来了, 那便不是白来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清凉寺上下, 为何只留了你一个人活命?”

    住持:“因为他们的东西丢了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住持:“金佛座下莲花藏着的一封信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他们要找的信丢了?哪去了?你拿的?”

    住持摇头:“他们找不到,谁也找不到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大师,不要在打禅机了,茶都凉了。”

    外头的架也快打完了。

    锦衣卫和李弗襄的骁骑营打配合,想要拿下一个清凉寺不难。

    可是李弗襄要清凉寺没用。

    他们找的是那封信。

    李弗襄虽然不知那是什么,但大家都在找,他也想拿来瞧瞧。

    住持说:“两年前,陈小姐到清凉寺上香时,将一封信藏进了金佛的莲花座下,但是那封信莫名其妙丢了,前来取信的人摸了个空,便迁怒于清凉寺的僧人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问:“谁?”

    住持答:“他不在寺内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又问:“信呢?”

    住持微微一笑,张开双手,展示给李弗襄看:“已经不在我手里了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,目光缓缓挪下去。

    他们面前的茶案上,住持那串古朴破旧的佛珠正孤零零地躺在那里。

    李弗襄重新将茶壶温在了炉子上,黑色的广袖无意间拂过桌案,下一刻,桌上便空了,佛珠被他不同声色地纳进了自己袖中。

    住持慈眉善目地打量着他,笑了:“既然时间足够,不如我为殿下起个命盘吧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我不信命的。”

    住持:“也不好奇?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不。”

    住持:“你难道不想知道——你将来会走到什么位置,会成为什么样的人?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我没有那么多的想知道,有很多时候,所谓的‘想知道’不仅改变不了什么,反而还会徒增痛苦……”

    住持:“有人曾经一掷千金,请我算他有没有紫薇照命。”

    紫薇照命……

    谁会来算这个?

    当然是距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的人。

    如此悖逆的消息,换了旁人在此,定要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可李弗襄只是淡淡地疑惑:“可是皇帝正当盛年,他们的跃跃欲试,是不是太早了些?”

    住持道:“但是皇帝子嗣稀薄啊。”

    茶水滚热了,

    李弗襄给两人面前的杯子里各自填上茶。

    外面的乱声似乎小了些。

    高悦行在窗下安静地睡着,没有任何要醒来的迹象,李弗襄很是斟酌用量,安息香的用量可以让她休息上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而他留给自己的,也只有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住持:“外面好像结束了,在等殿下您主持大局呢。”

    似乎为了印证他的话。

    门外,有人轻轻叩门:“禀殿下,清凉寺所有僧人皆已擒下。”

    不必等李弗襄开口,那人便低头退下,禅院中重新恢复安静。

    李弗襄:“但是我们之间尚未结束……两年前,陈小姐来了趟清凉寺,下山便失足落入了荷花池,我一直以为那是意外,可是有人提点了我,人落水不一定是失足……几天前,陈小姐再度拜访清凉寺,于是,她当日夜里便死在了在自己闺房中。”

    住持敛眉凝望着自己面前的茶,温度正好时,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李弗襄:“大师?”

    住持:“您要问什么?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陈小姐来清凉寺,是为了见谁?”

    住持:“您怎么不问,是谁要见她?”

    李弗襄的目光顿时就凝住了。

    住持的手里没了佛珠,有些空落落的,时不时搓一下手指,长叹一声:“阿弥陀佛,贫僧有罪——那天,是我要求见她。”

    “两年前,陈小姐用一封信,东引祸水,令清凉寺二十几位僧人冤死于刀下。”住持说:“我忍了两年,太久了,我等不下去了,于是我约见了陈小姐,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,言语之间的诘问,令暗处之中的那人认为,信其实一直都在陈小姐自己的手里。”

    陈小姐死后,身上的衣物,还有闺房里,都有翻找过的痕迹。

    原来原因在此。

    住持道怅然道:“陈小姐懂什么呢,我见了她才知道,她也只是个不谙世事的棋子而已……”住持伏在桌上,呛咳了一下,呕出一口发黑的脓血。

    李弗襄:“大师!”

    住持道:“……我有罪,愧对佛祖……”

    李弗襄将滚落到席上的茶杯捡起来一闻:“你给自己下毒?”

    下一刻,李弗襄手里一空,茶杯被人劈手夺了去。

    高悦行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侧,将杯子凑近鼻尖:“茶里有毒?”她焦急地扶住李弗襄的肩膀:“你喝了没有?”

    李弗襄还未来得及答话。

    住持先笑了起来:“高小姐莫慌,你们未曾害过我,我自然不会加害你们……陈小姐的死,果然将你们的目光引到了清凉寺,我一直等着呢……咳咳咳……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阿行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知晓他的意思,她托起住持大师的手,摸到了脉,说:“经脉逆乱,毒已攻心,不成了。”

    住持目光已经涣散,含着满口的血污,喃喃道:“贫僧有罪,以死谢罪,愧对佛祖,愿入地狱……”

    高悦行:“他是自尽。”

    李弗襄:“他在报仇。”

    住持大师最后指着高悦行,断断续续道:“凤唳云霄,你要小心……”

    高悦行凝神细听。

    住持大师声音渐低,含糊不清的几句话之后,合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高悦行并不知他最后想说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她放开住持大师的手,默默站起身。

    李弗襄站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,问:“你什么时候醒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