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m小说网 > > 我见殿下少年时 > 我见殿下少年时(重生) 第154节
    他本是押送赈灾粮来的,已经多耽搁好几天了,前段日子,听说城里并非疫病,而是虚惊一场,才大大的放下了心,他是皇帝的禁军,完成了皇帝的托付,便要尽早回到皇帝的身边去。

    高悦行送了他一程。

    告别时,赵佟生对她说,他们当初封路的时候晚了,早打听到有一伙形迹可疑的人,出城往西边去了,下毒的人怕是暂时逮不着,劝她想开些,眼下百姓没事,就是最大的安慰。

    高悦行说明白。

    暴雨早已经停了,他们的河渠挖了一半,因为中毒而没有进行下去,但这些已经快要成型的河渠已经尽它们最大的努力,将水分流泄了出去。

    现在不必再防水了,可以专心考虑百姓们的安置。

    高悦行望着江南这曾经的富庶之地变得满目疮痍,良田冲毁对于百姓来说,无疑是一场浩劫,马蹄似乎都沉重了很多。

    还有一件幸事,是毒并没有再危害到下游的百姓。

    许是因为当时水势太大太猛,一路向东百川入海,融进了更宽的河道里,稀释得没什么毒性了。

    几天之内,高悦行和药奴研究着,一起又换了几张方子。

    孔让尘的情况依旧不见任何好转。

    高悦行不免焦躁,但是转机来的及时。

    有一封来自于京城的信,由驿官快马加鞭,送来了江南。

    是孔世戍寄来的,封上的火漆印着——让尘亲启。

    孔让尘亲启不了,他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。

    高悦行将信放在了他的枕边,守了一会儿,眼睛总不自觉地往那信上瞟,她摸过了,里面很薄,应该只有一两张纸的样子。

    高悦行犹豫再三,还是做了一回小人,当着昏迷的孔让尘的病榻前,将那信拆了。

    信里就只要一张薄如蝉翼的纸,高悦行看了,登时愣在原地。

    所谓的家信,竟然是一张药方!

    高悦行几乎是立刻猜到这张药房的用处,拿着飞奔去找药奴,验明方子的功效。

    药奴仔细翻看过,道:“它与我们对症研制出的解药出入不大,只有药量和几味药的差别,但是这张方子,应该是此毒真正的解药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挥手命人照着方子抓药,煎了给孔让尘喂下。

    她自己独自坐着沉默了良久。

    孔世戍手里有解药。

    要么毒就是他派人下的,要么他与下毒的人脱不了干系。

    他明明可以狠心将自己藏得很好。

    但他是为了儿子,暴露了最大的嫌疑。

    京城里现在不知是什么光景。

    江南灾后到底如何安置百姓和田地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他们都要做好从长计议的打算,高悦行不可能在这里滞留上几年的时间,她想尽快回到京城,且已做好打算,等孔让尘有了好转,立即启程。

    高悦行的打算是很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可在这种关键时刻,即使她想按照打算走,京中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不会允许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博弈。

    在五天之后,高悦行整理好了行李,准备带着南巡这一伙朝臣回京,却撞见了风尘仆仆赶回来的赵佟生。

    驿站门口。

    高悦行听到马蹄声,从窗口探出身子来瞧。

    第一眼,甚至没认出赵佟生。

    平常威风体面的大统领,此刻发鬓凌乱,一身的尘土混着暗红色的血迹,倒像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乱局,一路杀回来的。

    高悦行一愣,警惕地起身,喊道:“赵统领,发生什么事情了?”

    赵佟生从马上狼狈而下,听到声音,止住了正准备往里冲的脚步,仰头道:“王妃,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顺手扔了个水囊到他怀里:“慢慢说。”

    赵佟生接住了那个水囊,双手捏紧,并不喝,他失魂落魄道:“王妃……皇上他,驾崩了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忽然感觉到了一种不真实。

    她抹了一把自己的耳朵,还在。

    刚刚听到的声音是禁卫统领赵佟生亲自带回来的消息。

    高悦行恍惚地跌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。

    赵佟生不知何时上的楼,粗狂的嗓门在她耳边狠狠的一吼:“王妃!”

    高悦行飘远的神魂被拉回来按进了身体里,随之耳朵里感到了尖锐的嗡鸣声。

    赵佟生的声音依旧清晰且一字不落地,伴着嗡明声传了进来:“末将带人回到京城的时候,发现叩不开门,抬头去看,信王已经黄袍加身站在城楼上,他身边就站着孔世戍,是他们害死了皇上,末将带着这一队兵,掉头逃回来并不是贪生怕死,而是要把这个消息带给您,王妃,如今襄王在西境应战,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您了啊!”

    随着赵佟生押运赈灾粮的足有二三百人,但现在活着冲回来的,只有不足一百人。

    这些人站在驿站那不大的院子里,眼巴巴地仰头瞧着高悦行。

    高悦行伏在窗上的手不断的攥紧,最后竟活生生抠断了自己的指甲。

    是疼痛,让她整个人精神一震。

    不可能,郑帅坐镇京城呢。

    高悦行逐渐冷静,道:“传信给西境的襄王。”

    赵佟生低着头,道:“西境战事催紧,末将怕王爷分心,也怕动摇军心,京里已经大乱了,西境战场可不能再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从手边已经收拾好的行囊中翻出一小壶米酒,倒在自己正在流血的手指上,面不改色,道:“消息迟早会传到西境,与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,还不如让他心里早有准备。记着发迷信,只给襄王一人看,京城和西境并不是互相割裂的两个战场,而是牵一发动全身,襄王自会有他的谋算。我们,即刻启程回京。”

    门外,一个面色苍白的人扶着门框,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正是刚见好转的孔让尘。

    赵佟生向外走的时候,与他撞上,停住脚步,重重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孔让尘弯下身,无颜直视他的眼睛。

    一个少年人身前顶着洪水,身后护着百姓,把自己搞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,谁又能狠得下心怪罪他?

    高悦行道:“不要怕,你是你,你父亲是你父亲。”

    一朝谋权篡位。

    但是宫里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样血腥。

    那日,在府中闭门思过的信王忽然转了性子,高呼自己知错,求见皇上。

    皇上信以为真,宣他进宫,不了,半个时辰后,乾清宫便传出皇帝驾崩的哀声。

    根据信王所言,皇帝是心疾犯了,但太医前去查看,那紫绀的面唇分明是中毒而亡。

    谁都没有防备信王,甚至连皇帝自己都是单独召见的他。

    许修德触柱而亡。

    信王穿上龙袍,坐上龙椅,自立为皇,但奇怪的是,他既不开宫门,也不朝见群臣举办登基大典,任凭朝臣在外面闹翻了天,也不肯露面一见。

    襄王出征西境。

    禁卫押运赈灾粮。

    郑帅病的起不来身,即使他还有余力做点什么,可郑家军尽数交给李弗襄带去了西境,手头也是空空如也。

    锦衣卫历来是皇帝的私兵。

    祖上创立伊始的规矩,他们不认人,只认玉玺。

    现如今,玉玺在信王的手里,锦衣卫只能低头认信王为主。

    朝臣们不是不可以接受信王登基。

    他们是接受不了一个谋害皇帝的乱臣贼子。

    宫门紧闭,城门也紧闭。

    禁军副统领丁文甫被压入天牢。

    信王在宫墙上,听朝臣们叫骂听烦了,于是命锦衣卫将所有不肯安稳在家呆着的臣子们抓了。

    现下,天牢里倒是人满为患,彼此都做了熟悉的邻居。

    信王守在空荡荡的乾清宫里,孔世戍既不通禀,也不敲门,进来便说要送他一件礼物。

    信王无精打采地一抬眼,他越发像个精神不正常的疯子了,从眼神里都能看出那种可怖的异常。

    孔世戍很满意,微笑着一招手,他的人拖着一个女人带了上来。

    那女人身姿袅娜,却一直低着头。

    信王哪怕不看她的脸都能认出她是谁,他笑了:“姜齐啊!”

    姜齐跪在地上,抖了一下。

    信王扑下了龙椅,蹲在她的面前,强行捏住她的下巴抬起:“别怕。”

    孔世戍默默地退下了。

    他也怕看见不该看的。

    姜齐颤抖着哭道:“殿下……哦不,陛下,妾身不是有意害您的,妾身有难言之隐,妾身的妹妹被他们拿在手里命在旦夕啊!”

    第131章

    131

    信王冷眼瞧着她的哭喊, 问:“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

    姜齐:“什么?”

    信王道:“你是我母妃送到我身边侍奉的司寝宫女,我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计我的。”